


2025-11-17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7項皮革領域國家標準,從原料質量、物理性能、色牢度測試三大核心維度建立明確規范。這些標準緊密貼合行業生產實際與質量控制需求,既填補了關鍵環節的技術空白,又強化了與國際標準的銜接,將為皮革產品品質提升、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原料質量規范:筑牢生產源頭防線
2項針對藍濕革的國家標準,為皮革生產奠定堅實基礎?!镀じ锞d羊藍濕革規范》(GB/T 22883—2025)與《皮革山羊藍濕革規范》(GB/T 22887—2025),明確了原料選用、感官質量、收縮溫度及有害物質含量等關鍵指標,同時規范了對應的試驗方法。這一舉措從源頭把控原料品質,確保藍濕革能精準匹配下游各類皮革加工需求,有效解決傳統生產中原料質量參差不齊、適配性不足的問題。
物理性能測試:量化品質評判標準
3項物理性能測試標準,為皮革品質評估提供科學依據?!镀じ锬驼劾味鹊臏y定第1部分:撓度儀法》(GB/T 39368.1—2025)、《皮革物理和機械試驗抗張強度和伸長率的測定》(GB/T 46469—2025)、《皮革沾污性能的測定第2部分:馬丁代爾摩擦法》(GB/T 41424.2—2025),通過模擬日常使用中的受力、摩擦等場景,精準量化皮革的耐折性、強韌性與抗沾污能力。企業可依據這些標準針對性優化生產工藝,改善傳統工藝下產品性能不穩定的痛點,提升整體質量水平。
色牢度測試完善:保障外觀穩定可靠
2項色牢度相關標準,進一步規范測試方法與結果判定?!镀じ锷味仍囼炘囼炌▌t》(GB/T 46471—2025)確立了統一的試驗規范與指導原則,確保測試環境一致性,提升結果的可比性與準確性;《皮革色牢度試驗顏色遷移到聚合物上的色牢度》(GB/T 46470—2025)則明確了顏色遷移風險的測試方法,有效規避皮革在長期使用中向聚合物配件遷移顏色的問題。這些標準不僅保障了產品外觀穩定性,還通過銜接國際技術參數,降低因檢測差異導致的出口貿易壁壘。
此次7項國家標準的發布,構建了覆蓋皮革生產全鏈條的質量控制體系,既助力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競爭力,也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了堅實保障。未來,隨著標準的落地實施,皮革行業將逐步實現從“經驗管控”向“精準量化”的轉型,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