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9
11月18日,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在陜西西安圓滿舉辦。論壇現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第四批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鄭州至德國漢堡等7條新線路同步亮相。此次擴容后,實行全程時刻表的中歐班列運行線路總數達17條,年開行規模突破1000列,服務網絡覆蓋國內9座集結城市與歐洲6座核心節點城市,為亞歐互聯互通注入新動能。
本次新增的7條線路精準銜接中歐重點經貿城市,具體包括:鄭州經阿拉山口口岸至德國漢堡、西安經霍爾果斯口岸至捷克布拉格、濟南經阿拉山口口岸至匈牙利布達佩斯、重慶經阿拉山口口岸至匈牙利布達佩斯、西安經阿拉山口口岸至匈牙利布達佩斯、長沙經霍爾果斯口岸至波蘭波茲南、石家莊經二連浩特口岸至波蘭華沙。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線路并非簡單的路徑新增,而是通過跨國鐵路協同調度實現全流程時效優化,全程運輸時間較普通中歐班列大幅縮短。
作為中歐班列的"高配版",全程時刻表班列的核心優勢在于"精準可控"。其按照中國與沿線各國鐵路共同商定的固定車次、運行線路、班期計劃,明確境內外始發、口岸通關及終到的精確時間,實現中國段、寬軌段、歐洲段運行時刻的無縫貫通。這種標準化運營模式徹底改變了以往班列運行受跨國調度、換裝等因素影響導致時效波動的問題,運輸穩定性顯著提升,為保障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順暢提供了重要支撐。
隨著第四批時刻表的落地,中歐班列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國內層面,西安等14個國家級集結中心高效運轉,推動運輸模式從"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升級,實現貨物的集中匯聚與快速分撥;境外層面,德國杜伊斯堡、波蘭馬拉舍維奇等節點城市功能持續強化,服務網絡已覆蓋歐洲26國232個城市及11個亞洲國家的百余個城市。當天凌晨4時30分,X8003次中歐班列從鄭州圃田站鳴笛啟程前往德國漢堡,成為全國首列直達漢堡的全程時刻表班列,標志著新時刻表已正式進入實操階段。
在貨物流通方面,中歐班列的"帶貨清單"已拓展至53個門類、5萬多種商品。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鋰電池等"中國制造新三樣"通過班列源源不斷輸往歐洲,而歐洲的汽車零部件、母嬰用品、特色農產品等也借此進入中國市場,形成雙向貿易繁榮的格局。這種高效的物流通道不僅降低了企業跨境貿易成本,更讓沿線各國共享經貿合作紅利,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務實載體。
未來,隨著跨國鐵路協同機制的不斷深化,全程時刻表班列的覆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依托穩定的時效保障和豐富的線路選擇,中歐班列將持續推動亞歐經貿合作向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書寫互聯互通與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