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8
2025年1-10月,福建省天然及合成橡膠(含膠乳)進口市場持續升溫,以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的增速實現規模擴張。福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期間全省橡膠進口總值達38.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8.3%,較全國同類產品進口增速高出48.1個百分點,為省內輪胎制造、橡膠加工等下游產業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保障,彰顯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強勁韌性。
三重利好共振,驅動進口量價齊升
進口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源于國際供應、政策紅利與產業需求的深度契合。在供應端,東南亞主產區橡膠開割面積穩步擴大,非洲科特迪瓦等新興產區機械化種植產能持續釋放,全球橡膠貨源供應充足,為福建進口提供了堅實基礎。政策端紅利更為直接,自2024年12月起,我國對同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實施100%稅目產品零特惠稅率,天然橡膠作為重點受益品類進口成本顯著降低,直接推動福建自緬甸進口橡膠同比勁增410.6%,自老撾進口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進口額達577.1萬元。需求端則呈現強勁拉動力,省內輪胎出口市場持續活躍,建新輪胎等企業通過全自動化生產線提升產能,年產能可達270萬條,對橡膠原料的剛性需求不斷攀升,直接帶動進口規模擴大。
東盟穩居核心地位,多元渠道分散風險
從進口來源地看,東盟作為福建橡膠進口的核心伙伴,合作黏性持續增強。1-10月,全省自東盟進口橡膠30.6億元,同比增長103.5%,占全省進口總值的80.5%,這一數據與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推動產供鏈深度融合的趨勢高度契合。在鞏固核心市場的同時,福建積極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自科特迪瓦進口2.5億元,增長43.9%;自沙特阿拉伯進口1.6億元,增長73.1%,多元布局有效規避了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三類主體協同發力,國企民企表現亮眼
福建省橡膠進口呈現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三足鼎立"的均衡格局,各類市場主體協同發力推動增長。其中國有企業表現最為突出,進口額15.3億元,同比激增123.5%,占比達40.3%;民營企業緊隨其后,進口12.2億元,增長113.2%,占比32.2%,兩類主體均實現翻倍增長,展現出國有資本引領與民營經濟活力迸發的良好態勢;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0.5億元,增長19.9%,占比27.5%,保持穩健增長節奏,為市場提供穩定支撐。
海關精準服務,暢通產業循環鏈路
為保障橡膠進口高效流轉,福州海關針對性推出系列便利化舉措,打通從口岸到車間的全流程堵點。通過提前對接建新輪胎等重點企業進口計劃,設立專屬綠色通道,推廣預約通關、匯總征稅等服務模式,大幅縮短企業通關等待時間;在歸類審核等關鍵環節,運用專業技術手段解決異戊二烯橡膠等原料的稅號認定難題,幫助企業降低進口成本。同時強化報關、查驗、放行各環節銜接,加快橡膠從到港驗放至投產使用的周轉速度,為下游產業連續生產提供堅實保障。
當前,盡管合成橡膠替代等行業競爭因素客觀存在,但福建憑借穩定的政策支持、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和多元的進口渠道,仍具備持續增長動能。未來可依托RCEP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紅利,進一步擴大優質橡膠進口,同時助力下游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橡膠產業向高端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