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8
目前不少汽車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出海”成為車企的重要戰略布局。
在浙江寧波梅山口岸的一處堆場里,數千輛汽車正“整裝待發”出口到國外。口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汽車企業的出口意愿不斷增強。
寧波梅山海關副關長李駿:今年1月-2月,寧波口岸共出口新能源汽車5000余輛,貨值4.5億元。相比2023年梅山口岸新能源汽車出口車型進一步拓展,增長20%,現已涵蓋40余款品牌,既包括了傳統車企品牌,也增加了造車新勢力的品牌。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乘用車出口量達106.3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3月出口量達40.6萬輛,同比增長39%,環比增長36%,創出歷史最高月度出口量。
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趙春林:在國外非常有優勢,不但市場比較大,而且價格也比國內要高很多。
阿維塔科技副總裁兼用戶發展中心副總經理雍軍:我們海外的第一個工廠將會部署在泰國本地化生產、本地化銷售。不管是成本,還是當地消費者的接受度,是經濟化最優解。
2023年財報顯示,處于新能源轉型中的吉利、長城等傳統自主車企,營收增加、毛利增長;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成為三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有專家認為,汽車“價格戰”并不可怕,但更要“卷”出出路,“打”出亮點,讓“價格戰”由挑戰變為機遇。
羅蘭貝格大中華區合伙人張旭東:汽車行業屬于規模效應,車企確實可以通過海外市場的發展,來使得自己目前的產能得到足夠的釋放,對毛利層面可以得到很大改善。我相信經過2024年之后,會留下更多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車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