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20
在5月初的第135屆廣交會第三期活動中,汕頭玩具以“品牌展位數全國第一”的硬核實力閃耀廣交會大舞臺;近十年來,汕頭玩具更是穩居全市主要出口商品類型前3名,在日趨飽和的市場紅海中不斷拓寬“出海”路子。汕頭玩具何以“玩轉”全球市場呢?
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發現,這既是汕頭玩具產業歷經40多年發展的深厚沉淀,也是海關部門為本土玩具產品出海保駕護航的不懈努力。其中,作為對外貿易新業態之一、2021年落地汕頭的市場采購貿易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當地數千家中小微玩具企業開辟了“新航道”。
釋放政策紅利,為小微企業“破難題”
走進汕頭澄海區,鱗次櫛比的廠房內隨處可見繁忙的生產景象。在40多年的發展中,這里誕生了5萬多家玩具生產經營單位,承包了全世界33%的玩具產能,以完備的產業鏈優勢、良好的發展基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玩具禮品之都”。不過,在眾多的澄海玩具企業中,中小微企業仍占著主體地位。
“像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以往也沒辦法使用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外貿業務受限。市場采購貿易幫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讓我們做小單生意的也可以打開國外市場了。”汕頭市澄海區正祿貿易商行負責人吳素葉介紹。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非常適合汕頭產業經營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了對接國際市場的便利通道。”汕頭海關所屬澄海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李創岳說。
據李創岳介紹,市場采購貿易有出口免征增值稅、通關便利等諸多政策紅利,解決了無票報關、結匯的難題,還能滿足小微企業小批量和多批次的貿易需求。
為推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惠及更多中小微企業,汕頭海關聯合地方商務局等部門“組團式”開展政策宣講,加大力度介紹和解讀市場采購外貿新業態政策,建立商務、海關等多部門聯合會商機制,多渠道收集地方行業、貿易企業的意見建議,幫助企業提升應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變化能力,切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發展效能。
據悉,自2021年3月市場采購貿易試點落地汕頭以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已吸引2443家商戶參與,以該方式出口的商品總額已突破100億元,貨物通過各地口岸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一季度,經汕頭海關以市場采購方式申報出口8億元,同比增長12.9%。
立足本土特色,為優勢產業“添活力”
4月30日,汕頭市勤信供應鏈有限公司向汕頭海關所屬澄海海關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申報出口一批兒童玩具。
“市場采購貿易適用全國通關一體化方式出口,既方便又節省通關成本,對我們企業來說真是實實在在的利好!有了市場采購,澄海玩具出海的路子也越走越寬。”汕頭市勤信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監貴說。
作為汕頭最有活力、最具特色的支柱產業,玩具創意產業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僅設立了科創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與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而且還設立了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有效保障了玩具產品順暢“出海”。
而在市場采購貿易的助力下,當地許多中小微玩具生產企業的產品也競相亮相國際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據海關統計,2024年一季度,經汕頭海關以市場采購方式申報出口玩具6.1億元,同比增長11.9%,數據的背后是數千家中小微企業因新業態匯聚而成的外貿強勁動能。
據介紹,澄海海關積極落實各項通關保障措施,在報關大廳設立市場采購業務服務專窗“一對一”向企業提供指導服務,推廣“全國通關一體化”“提前申報”“簡化申報”“小額小批量出口檢驗檢疫自動審單”等通關便利化措施,積極開展跨關區協調,解決企業通關過程中碰到的難點和堵點,為中小微企業節省運輸成本和通關時間,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市場采購貿易新業態發展。
“我們將立足海關職能,不斷優化監管模式,大力支持市場采購貿易健康發展,讓玩具、紡織服裝等獨具本土特色產品走出國門,讓廣大供貨商、外貿公司,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能在國際市場中參與競爭,共同助推外貿高質量發展。”李創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