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1
榴蓮、山竹、百香果等越來越多的越南優質農產品被擺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中國的蔬菜和葡萄、柑橘等水果也受到越南市場的歡迎……這正是近年來中越雙邊農產品貿易持續火熱的一個縮影。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中國與越南雙邊農產品貿易額為789.3億元。
近年來,中越雙邊貿易蓬勃發展,其中,農產品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業界普遍認為,未來中越雙方拓展農產品貿易和農業領域合作空間廣闊。
貿易規模持續擴大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越南農產品446.2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2022年新增準入的鮮榴蓮、鮮甘薯、燕窩合計進口146.5億元,占同期自越南農產品進口的32.8%。同期,中國對越南出口農產品343.1億元,同比增長3.1%。海關數據顯示,其中,蔬菜、柑橘、鮮葡萄分別出口65.8億元、23.9億元和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7%、29.1%和1.7%。
水果出口是越南農產品出口一大亮點。據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越南水果出口56.9億美元,同比增長70%,其中中國是越南水果最大出口市場。
越南榴蓮是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水果之一,對華出口大幅增長。2022年7月中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允許符合要求的越南鮮食榴蓮進入中國市場。據報道,越南榴蓮輸華路程短、成本低,讓中國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飽口福得實惠。與此同時,隨著大量鮮食榴蓮從越南南部北上進入中國市場,越南相關企業和榴蓮產區收入大為提高,惠及數十萬果農。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10個月越南榴蓮出口額近2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是越南榴蓮最大消費市場,對華出口額近19億美元。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越農產品貿易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從供需關系上看,盡管越南與中國廣西一些鄰近省區的農產品品類有相似之處,但中國消費市場龐大,依然是越南農產品的廣闊市場。從合作領域看,兩國在農產品加工、物流以及保鮮、存儲等領域在技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也有著廣闊的空間。從區域合作看,越南是東盟國家,尤其是中南半島的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門戶。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框架下,中國與越南及東盟其他國家在農產品產業鏈上更易形成相互合作關系,加深價值鏈合作,提升產品附加值,為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
加力拓展合作空間
近年來,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進博會等平臺和渠道,越來越多的越南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據報道,2023年11月,越南作為主賓國之一參加了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香甜的榴蓮、酥脆的腰果、細膩的燕窩……來自越南的優質農產品在這一全球好物競相爭妍的舞臺上頗為受到關注,諸多越南展商也收獲頗豐。
對于如何拓展未來中越農產品合作空間,周密表示,除了在農產品貿易“銷”的環節上下功夫,還應在“供”的環節加強合作,以穩定市場預期。應進一步加強在農作物育種、肥料、農藥、節水灌溉、水利等技術領域的合作,包括引入現代農業機械裝備,開展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同時,通過園區建設促進農業的集聚式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的集群式發展,進一步加強農業風險減災保險、兩國金融與貨幣合作等相關服務業的合作,支持農業發展,保持供給的穩定性。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也在此前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將與越南相關部門一道推動雙方務實合作提質升級,拓展農業經貿合作空間。用好進博會、廣交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和跨境電商平臺,支持擴大自越進口優質農產品。支持企業加強大米、木薯等貿易合作,加強農產品產供鏈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