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1
越媒6月6日報道,越南與中國、老撾和柬埔寨陸地邊界長5000多公里。為促進沿線貨物貿易,越南政府與上述國家政府簽署了多份貿易協定以及檢疫、食品安全、貨物質量、結算等領域協定。每年經陸路口岸的貨物貿易規模達數百億美元。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越南經陸路口岸對中國、老撾、柬埔寨三個市場進出口總額達503.8億美元,比2022年增長52%,占與上述三個市場雙邊進出口總額的27.68%。
據工貿部工貿戰略和政策研究所研究,老街是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的貿易中轉站,連接越南和東盟國家以及中國西南市場。老街口岸經濟區自成立以來,運行成效顯著,有效促進了越南與中國西南地區貿易活動。明年,老街將繼續重點發展口岸經濟區,以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為導向,同時投資建設工業區、休閑娛樂區及其他功能區,形成老街省和云南省跨境經濟合作區。
老街省工貿廳廳長黃志賢表示:該省已編制將老街建設成為連接越南與東盟國家以及中國西南地區經濟貿易中心項目,并呈越南政府審批。然而,向上述地區出口商品也面臨著來自其他國家,特別是泰國的激烈競爭。值得注意的是,連接老撾首都萬象與中國磨憨口岸的鐵路線建成后貨運量大增,越南西南部省份貨物甚至繞道輸華,然而經老街口岸的物流成本仍居高不下,降低了貨物貿易的吸引力。
越南駐老撾商務一等秘書胡德勇表示:中老高鐵開通兩年來,中國已從老撾第三大貿易伙伴躍升至第一位。老撾與越南陸地邊界長2337公里,但兩國邊貿僅占老撾進出口額約10%,占越南進出口額約0.2%。主要原因在于物流基礎設施的核心難點尚未解決,導致越老兩國貨物運輸成本高于泰國和中國,削弱了越南商品競爭力。此外,越南企業對在老撾建立商品分銷體系不感興趣,而泰國和中國企業都在當地制定長期投資策略,因此其商品競爭力更強。
越南工貿部進出口局貿易便利化處處長阮氏梅玲表示,未來一段時間,越南邊貿將迎來很多發展條件。一是越南政府和毗鄰國家均重視邊貿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間邊貿政策體系。二是陸路口岸貿易活動規模日益現代化、規范化,貿易品種也更加豐富。與此同時,邊境地區交通和物流服務等基礎設施雖然得到投資,但仍存在諸多制約因素,缺乏基礎功能齊全的物流中心,導致物流成本較高,區域和企業間的互聯互通仍有限。
此外,經越南口岸向中國出口的貨物主要為水果等農產品,其數量和種類與越南的生產加工潛力不相稱,越方很多優勢農產品尚未與中國簽署檢疫議定書,極大地影響了出口。
老撾邊境線方向的商品生產規模小、多為粗加工制品、季節性強、不穩定、商品種類少、價值低,且未形成集中生產原料區。
越南向柬埔寨市場出口的商品結構與泰國和中國相似,在質量、設計和價格方面面臨激烈競爭。
為促進全線邊貿活動,阮氏梅玲建議要繼續研究、提出突破性的優惠機制和政策,吸引投資者投資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在此基礎上,在陸地邊境地區建設倉儲、貨物檢驗、報關、出口機構等全鏈條的現代物流中心。
胡德勇先生建議越老兩國政府研究建設河內至萬象高速公路和河靜省永安至萬象鐵路,為物流活動創造便利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