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18
國際貿易新勢力!高質量出版是推動文化交流互鑒的基礎。近年來,中國出版文化“走出去”成效顯著,中國經典文化、文學、科技及主題出版物,在世界各國被譯介出版,引發外國讀者共鳴,也向世界展現了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中國版權輸出僅為3880冊,到2020年已達到12915冊。這些圖書的海外出版,幫助世界讀者了解中國的創新成果、社會進展和人民的所思所想。與此同時,中國積極吸收國外的先進科學知識和文化,引進世界優秀的文化成果,為增強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推進人類共同價值貢獻了出版業的力量。
12月21日,由中國出版協會、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圖書國際貿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北京出版高峰會議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辦。峰會聚焦“出版業的未來與抉擇”主題,就新時代出版業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智慧創新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雖然我們還在受到疫情的困擾,但我們相信中國乃至世界出版行業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表示,有高水平的出版內容作基礎、有不同文化成果的互鑒傳播、有科技進步的加持,出版業一定能迎難而上,繁榮發展。希望中外出版工作者加強合作,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彰顯新時代賦予出版業的張力和活力,面向未來推進傳播人類共同價值。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出版業的“國家隊”。該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張紀臣表示,中國出版集團將從四個方面持續開拓繁榮發展的新局面。一是激發內容創作活力,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做好重大主題作品出版傳播;二是堅持實施數字化戰略,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引領作用,推進出版產業數字化、數據化、智能化;三是提高企業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高質量發展保障措施,共同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出版業生態;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建設新時代出版業人才矩陣。
“我們愿以出版界深厚友誼為紐帶,秉持合作共贏理念,整合科技力量,齊心協力、攜手發展,促進更加廣泛的人文交流和出版專業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張紀臣如是說。
出版作為聯結人類文明、促進文化交流溝通的重要載體,應有更大的使命和擔當,是與會中外嘉賓的共同觀點。
“近十年來,中國出版企業在版權貿易、實物國際貿易進出口、數字出版物國際貿易進出口以及合作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極大促進了中西方學術文化的交流。”談及我國出版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說,作為中國國際出版品牌的重要領軍企業,近年來,人大出版社和全球40多個國家、地區的百余家出版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通過版權貿易、建立海外分支機構和組織文化交流活動等,在全球發行了一大批介紹中國發展、解讀中國成就、聚焦中國學術、回應中國關注和闡述中國立場的優秀學術圖書,加深了世界人民對新時代中國的了解,促進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
中國出版業的全球化發展,也離不開外資出版機構的積極參與。
“從全球來看,中國的科研經費投入尤為突出。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科研投入增速超過了其他各國。”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高級副總裁菲利普·基斯里表示,中國科研界近年來的發展和影響力勢不可擋。約翰威立集團致力于通過投入創新解決方案,推動全球科研界的發展,同時也持續深化與中國國際貿易出版企業的合作。
“我們正在和中華醫學會雜志社共同探索,通過創新進一步提升其在國內外的聲望和影響力。”菲利普·基斯里舉例道,中華醫學會雜志社是約翰威立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個戰略合作伙伴。雙方的合作于2020年11月啟動,包括創建和接管一系列期刊的宏大出版計劃以及打造全新的出版平臺MedNexus。今年1月,MedNexus正式上線,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的所有知名期刊都在該平臺上發表。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暨全球圖書總裁湯恩平也表示,研究交流的全球化并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過程,我們必須要大力支持它,努力促進世界各地開展更多的合作。“我們要持續推進全球科學研究成果的傳播和革新,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愿在已有豐碩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與中國出版企業的高質量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