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8
近段時間,關于汽車出口的話題不少,國產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海”早已屢見不鮮。伴隨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8年問鼎全球,中國品牌憑借新能源汽車的“換道超車”,以豐富的產品種類、過硬的產品質量收獲了市場廣泛認可,市場份額不斷獲得突破,影響力持續提升,并推動中國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加速“走出去”。
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量價齊升,特別是新能源車出口延續高增長勢頭。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車企也積極搶抓機遇大力開拓海外市場。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首次突破200萬輛,達到201.5萬輛,超越韓國,位居日本和德國之后;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11萬輛,同比增長54.4%,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攀升至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進入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延續高增長勢頭。海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汽車出口同比增長70.6%至99.4萬輛,成功超越日本的95.4萬輛;新能源汽車出口也達到24.8萬輛,同比增長1.1倍。海關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汽車出口已達175.8萬輛,同比增長81.5%;新能源汽車出口45.7萬輛,同比增長1.6倍;汽車出口額更是達到2667.8億元,同比增長124.1%。
“我國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出口實現爆發式增長,說明中國汽車產業出現了一些從量變到質變的根本性變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兼產業研究部部長許海東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正在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單一市場,具有不同發展周期和特征,中國品牌開始進入一個全新階段。”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助理王都也認為,中國品牌汽車出口迎來了新能源發展機遇期。“在燃油車方面,相較發達國家,我們的產品技術仍處于落后狀態,而新能源技術我們已處于相對先進狀態。加之歐洲等市場目前資源相對緊張,對汽車產品需求較大,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提供了較大空間。”
此外,中國品牌海外直接投資也在發揮作用,為汽車出口積累豐富的經驗。例如,長城在俄羅斯、泰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投資建廠,吉利入股馬來西亞寶騰汽車等直接投資行為,都代表了中國品牌國際化發展的堅定信心。
“中國汽車品牌在國內競爭中市場份額逐漸提高,去年年底已達到49.9%,今年1月至4月則提升至53%。”許海東表示,“現在,中國品牌正加速發展海外市場,對于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雙循環’格局的構建發揮了積極作用。”
汽車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出口規模不斷攀升,不僅能助力國家提升國際競爭力,還能促進汽車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尤其在智能化、電動化大趨勢下,中國品牌憑借新能源技術優勢,也將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場上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自去年4月成為全球首家宣布停售燃油車的車企以來,比亞迪不僅在國內市場呈現出一騎絕塵之勢,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香餑餑”。據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全年累計銷量達到186.85萬輛,同比增長152.5%,在連續十年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同時,更超越特斯拉成功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布局方面也從最初的電池、電子業務“出海”,以及以新能源公交、大巴等產品為主導的商用車“出海”,逐漸發展到以乘用車為核心產品的新一輪“出海”。2021年,比亞迪宣布與挪威汽車經銷商合作,將唐EV打入挪威市場。去年10月,BYD ATTO 3在泰國市場上市后掀起“搶購潮”,短短42天便獲得訂單10305輛。今年以來,比亞迪更是連續4個月蟬聯泰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在全球服務超過410萬車主,純電動大巴足跡遍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累了一定的產品口碑、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推動中國汽車出口再上新臺階,王都建議國家在相關政策上也需有所支持。首先,加強與各國間的貿易協定,并從內容上對汽車出口進行適當傾斜。其次,加大對汽車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按照國際通行規則,支持有條件的汽車生產企業或金融機構在境外投資設立汽車金融公司,積極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壓減承保審批時限,鼓勵引導基金加大對汽車海外投資項目的投資力度。再次,加快建設汽車出口服務平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汽車行業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臺,推動國內企業在境外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汽車產品的倉儲、物流、銷售、售后服務體系,提升整體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