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12
中醫藥是古代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中國元素,隋唐時期我國就開始向全世界輸出中醫藥文化,并從其他國家和地區引進特色療法。近年來,中醫藥得到國際貿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的廣泛認可。疾病無國界,醫療無國界,疾病譜的改變也在倒逼中醫藥“走出去”。心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為各個國家和地區沉重的醫療負擔,中醫藥學已形成從養生、治未病、早期干預,到辨證論治、扶正祛邪等整體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防病治病方法技術,在防治慢病發生、延緩慢病發展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5年,我國同“一帶一路”倡議初始響應的65個國家和地區的中藥國際貿易進出口額為12.5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同全球中藥國際貿易總額的5.3%。其中,出口額為9.5億美元,同比增長12.4%;進口額為3.01億美元,同比增長1.0%。2022年,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151個國家和地區的中藥進出口額為35.5億美元,占當年我國中藥外貿總額的41.4%。其中,國際貿易出口額為19.4億美元,同比增長16.7%;進口額為16.1億美元,同比增長18.8%。
“一帶一路”倡議在關稅、投資等多方面提供優惠政策,為我國中藥“走出去”“引進來”提供助力。相信隨著“一帶一路”朋友圈的進一步擴大,中醫藥的國際貿易海外市場發展將愈發順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