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7
國際貿易新趨勢!3月28日,中國海油與道達爾能源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完成國內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采購交易,成交量為3200000~3400000百萬英熱(約合6.5萬噸),LNG資源來自海合會國家阿聯酋。
這是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一次有益嘗試,是為國際資源商參與中國市場提供新渠道、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實踐。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顯著進展。目前人民幣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增至7%,成為近3年來市場份額上升最快的貨幣。同時,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企業在跨境貿易、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以規避貨幣錯配風險的意愿上升。此外,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持續向好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人民幣投資和避險功能也逐步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進口油氣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原油超過5億噸,進口天然氣超過1億噸,其中,進口LNG 6344萬噸,進口來源日益多元化。隨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接受程度的提高,買賣雙方嘗試采用人民幣結算的條件日漸成熟。
作為全球LNG市場的重要買家之一,中國的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國際貿易參與主體日益增加,對國際貿易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交易中心聯手中國海油開展國際貿易人民幣結算,將有利于促進國際國內市場對接和國內外兩種資源高效循環。”上海市發改委總經濟師陳國忠表示。
作為國內LNG產業的領軍者,中國海油一直以來致力于聯合國內外各方創新國際資源定價及結算模式。“本次推動以人民幣結算為基礎開展國際資源采購,正是中國海油對促進能源貿易全球化發展、打造LNG交易多元化生態的有益實踐。”中國海油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俞進表示,未來,中國海油將繼續推動國際貿易商務模式的不斷創新,助力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更好的良性互動與相互促進,以支撐中國LNG市場更高質量地發展與更高水平地開放。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郭旭表示,本次以人民幣結算的首船國際LNG交易,是繼交易中心在2020年8月28日推出國際LNG交易業務以來,推動多幣種計價、結算以及打通跨境貨款支付的一次嘗試。
郭旭介紹,自成立以來,交易中心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先后上線天然氣、成品油等交易品種,推出南氣北上、進口LNG窗口一站通、運力交易等創新產品。特別是于2020年8月上線了具備競價、招投標、拼單等功能的中英文電子交易系統,發布了國際LNG交易規則和國際會員管理辦法,推出了國際LNG交易業務,為境內外市場參與者提供多元化交易渠道選擇和專業化服務,為開展跨境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打下了基礎。未來,交易中心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主動與國際資源商對接,加強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易數字化水平,為國內國際油氣資源的充分流通提供更為便利的渠道,實現合作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