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6
從川流不息的汽車,到奔向太空的宇宙飛船,從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到千百年來人類一直追求的冬暖夏涼的居住環境,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能源。長期以來,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中一直扮演著能源消費大國、生產大國和貿易大國的角色。隨著經濟轉型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中國能源消費量逐年上升。能源行業作為“雙碳”目標下的重點領域之一,日益吸引著高質量外資不斷加碼。
“與其他展會相比,鏈博會更加注重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的交流合作,企業從自身在供應鏈上的位置出發,尋找最對口的國際貿易合作伙伴,以求實現共贏發展。這也是霍尼韋爾長期以來秉承的理念。”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作為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長期踐行者和賦能者,美資企業霍尼韋爾約60%的新產品研發聚焦于改善客戶的環保表現和社會效益。公司積極響應“雙碳”目標要求,致力于攜手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可持續解決方案的應用和推廣。例如在低碳智慧建筑領域,截至目前,霍尼韋爾為中國200多座機場的智慧與安全保駕護航,為40多個城市的220多條軌道交通線路提供產品和服務,為600多家酒店提供消防、安防、樓控系統保障,并為上千家醫院提供建筑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
人類在氣候變化面前是命運共同體。11月中旬,中美兩國發布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強調雙方將推動工業和能源等領域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合作項目,并在《基加利修正案》下共同努力逐步減少氫氟碳化物排放,以及加強循環經濟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合作等。
企業是創新與實踐的先行者,國際貿易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只有與當地企業協同發展,打通產供鏈,才能更好地將新理念和新技術落到實處。在CCUS領域,霍尼韋爾與中資企業圣奧化學共同致力于碳捕集、制氫技術以及環保新材料等領域合作,共同推動清潔煤制氫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和經濟性綜合利用技術發展及商業化推廣。作為氫氟碳化物減排的先行者,在中國市場,霍尼韋爾已為蔚來汽車和沃爾沃汽車等車企提供基于氫氟烯烴(HFO)技術的環境友好型制冷劑,推動汽車行業溫室氣體減排。在循環經濟領域,霍尼韋爾與渤海化工就廢塑料化學循環展開合作,后者擬在天津建設塑料回收工廠,計劃采用霍尼韋爾循環工藝將混合廢棄塑料制成優質再生聚合物原料。
我國提出力爭到2025年可持續航空燃料累計消費量達到5萬噸。目前,霍尼韋爾已攜手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金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和四川省遂寧市打造大型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兩個項目均以廚余油和動物脂肪為原料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此外,霍尼韋爾近日與內蒙古中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圍繞乙醇制航煤工藝技術的應用進行合作,擬在五原縣建立年處理量為10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示范工廠,霍尼韋爾還將為該工廠所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的適航認證、市場開發等提供支持。
記者注意到,首屆鏈博會期間,霍尼韋爾展出了可持續發展技術以及應用實踐,其中就包括可持續航空燃料解決方案,最終制成的航空燃料能夠直接替代傳統燃料,且不需要改變飛機技術或燃料基礎設施。與傳統石化燃料相比,采用霍尼韋爾EcofiningTM技術所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最多可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燃料效能也具有明顯優勢,真正從能源源頭實現了綠色低碳。
實現“雙碳”目標,發展氫能也是重要的路徑之一。在鏈博會上,另一家美資企業空氣產品公司展示了一站式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解決方案,以及液化天然氣、冷能循環再利用等綠色低碳技術。該公司在華深耕36年,積極參與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支持了2008年奧運會、2022年冬奧會等多個綠色體育賽事。
“我們在山東省及長三角地區,已經和成熟的商業合作伙伴,共同建設了商業加氫站,與百威、京東等數家具有綠色物流運輸需求的企業積極開展氫燃料電池卡車的運營。”空氣產品公司中國區總裁蘇俊雄介紹,在上游氫氣及液氫生產端,公司運用多種先進成熟、安全可靠的技術方案,制取低碳及零碳氫,還將不同來源的氫氣液化,大大提高氫能運輸和利用效率。面向中國市場,目前空氣產品公司正在浙江嘉興海鹽建造中國首座,也是最大的商用液氫工廠,預計今年投產,將全面服務于該區域金屬加工、精細化工和電子等高端制造業,也可以供應快速發展的氫能交通市場。在儲運環節,其還在上海的全球低溫設備設計制造中心加速推進液氫儲罐的本地化生產。
“廣闊的市場前景,讓中國的清潔能源產業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也為產供鏈上的企業創造了更多合作空間。這有利于商業模式創新,也將為企業在協同發展中開拓更廣闊的新天地。”蘇俊雄說。
中國致力于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有著務實的行動和始終如一的堅守。中國能源轉型為中外企業國際貿易合作創造了機遇,他們在中國廣闊的能源市場上“鏈”上了合作伙伴。“開放型國際貿易合作平臺是鏈博會的重要特點,這里齊聚氫能源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包括綠電生產制造商,汽車、鋼鐵、物流基地等氫能應用場景的國際貿易合作伙伴。我們期待結識更多來自上下游企業的朋友,增進交流與合作探討,共同推進清潔能源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下的高質量發展。”蘇俊雄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