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10
國際貿易新勢力!近日發布的《2023全球汽車供應鏈核心企業競爭力白皮書》指出,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關鍵在于國產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力。如今,國產零部件競爭力提升,中國百強零部件企業2020至2022年營收年復合增長率為16%,超過海外百強企業9%的增速。
《白皮書》顯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肯健康化方向轉型升級。如何搶抓機遇,是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共同關注的問題。“新五化”的轉型變革是為數不多的確定性趨勢,也是競逐下一個時代的必由之路。此外,在排放標準趨嚴與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的大背景下,輕量化、新能源、智能化升級、軟件定義汽車及系統化解決方案業務等的興起,為零部件企業釋放了更廣闊的增長及盈利空間。
國際貿易新趨勢,盡管我國零部件行業處于穩中進取的狀態,但仍暴露出一定問題。蓋世汽車公司專家李爭光指出,我國零部件企業產品仍集中在汽車內飾、汽車電子等傳統業務領域,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部件企業并不多。汽車的快速發展必將帶來大量增量科技部件需求,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零部件,顯示面板、芯片等汽車電子零部件需求將大幅提升,中國零部件企業可以在這些領域發掘更大的國際貿易市場空間。
此外,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眾多,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研發投入較低、產品多集中在中低附加值零部件領域是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在整體的產業變革大背景下,應該抓住中國品牌向上發展的窗口期,緊隨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斷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逐步向高附加值零部件領域發展,這樣才能在全球國際貿易市場汽車產業鏈中保持足夠的競爭力。”李爭光表示。
面對全球與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趨勢及產業鏈競爭力的持續變革,我國零部件企業也需要加快轉型升級,利用自身資源發揮能力優勢,積極把握新機遇。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袁文博認為,應牢牢抓住三大發展機遇:一是通過加大創新技術研發投入、投融資助推技術突破、集成化解決方案構建、敏捷組織和創新人才支撐等措施,實現創新業務引領;二是針對海外國際貿易出口的火爆態勢,零部件企業要抓住跟隨整車出海的機會;三是通過加速芯片自研技術突破、捕捉鋰電上下游產業價值,為供應鏈安全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