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21
今年1月,中菲兩國簽署關于菲律賓鮮食榴蓮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菲律賓成為繼泰國、越南之后,第三個獲準新鮮榴蓮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家。當下,即將入華的菲律賓榴蓮引發市場熱議和期待。榴蓮國際貿易進口熱成為近五六年越來越無法忽視的現象,從2019年開始,中國進口鮮榴蓮數量超過車厘子;2022年,榴蓮國際貿易進口總量為82.5萬噸,進口額40.3億美元。為何2014年一些外貿企業還在感嘆進口榴蓮生意不好做并退出這一領域,沒過幾年卻變得如此熱門?
其實這種巨大的變化是多種因素相結合共同發揮作用的結果。
需要先介紹的是榴蓮的生長過程和進口流程。榴蓮生長于高溫的熱帶地區,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主產區,榴蓮對種植所需的各項條件要求比較高,榴蓮的品質也分為很多等級,不同等級榴蓮的口感和價格相差較大。這些都成為榴蓮流通和外貿的高門檻。來自中國的進口商介紹,當他們打算采購東南亞榴蓮時,既要學會辨認不同等級的榴蓮,從多個產地中挑選出適合的品種,還要考慮長途運輸中怎樣確保產品不變質。雖然可以像某些水果那樣還沒成熟就裝船運輸,但榴蓮運輸過程中對溫度、濕度的要求都比較高,到底是幾分熟時采摘運輸最合適也很有學問。這整個流程計算下來,國際貿易進口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較高,中途的損耗和風險也較大。通俗地說,就是做榴蓮進口生意需要交很多“學費”。這種高門檻和高難度使得榴蓮進口較長時間處在等待厚積薄發的積累階段。
與此同時,近年來榴蓮國際貿易進口熱與好幾項有利因素有關。比如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提升,即使單個售價200多元的榴蓮還是有一部分人愿意買,商家還會把榴蓮再分拆制作成小包裝,更加便于擴大銷售,使得榴蓮的消費不僅在華南的深圳等城市早已比較可觀,后來在北京等一線城市也得到較好發展。再比如中國社會垂直細分領域的興趣消費、發燒友付費現象成為勢頭,榴蓮這種“愛者很愛、恨者很恨”的小眾水果,雖無法成為大眾共同所愛,但終究有一批發燒友愛買愛吃,足以支撐起不小的市場空間。還有跨境物流條件改善和運輸時間縮短帶來的便利,部分海運企業甚至推出榴蓮專線快船,萬海航運和長榮海運2022年都開通了榴蓮快線。而且鐵路運輸、空運(部分高端榴蓮可以承受空運成本)都讓運輸速度加快,在途時間縮短,讓榴蓮品質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護。盡管這和成熟后才采摘,不經過跨境運輸即食用的榴蓮品質無法相比,但比起過去已是明顯進步。去年越南鮮榴蓮獲準入華,今年年初菲律賓鮮榴蓮獲準入華,中國榴蓮國際貿易進口的貨源更加豐富。
榴蓮貿易綜合服務保障能力的提升,不只是反映在跨境物流領域,進口商綜合能力的提升也很明顯。中企和中國商人在榴蓮進口嘗試中,早已突破“采購”的范圍,發展到或在東南亞當地種植,或在生長期即向當地農民提前訂購樹上的榴蓮并約定采摘時間。根據業內反饋,一部分中國水果進口企業,甚至逐漸發展成以榴蓮這一種水果為主要利潤來源的企業。這會激勵部分企業進一步加大投入去了解榴蓮,把榴蓮進口生意做到更高水平。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進口商的實力、眼界、精細化程度、專業化水平都有明顯提升。
所以,可以看到,近五六年直至現在的榴蓮國際貿易進口熱是全行業、全產業鏈厚積薄發、深耕積累的好結果,也反映出中國相關進口商明顯逐漸提質升級。榴蓮的爆火,既說明深耕小眾高價水果大有市場,也說明精細化、專業化的進口很有潛力和附加值,甚至能明顯降低貿易成本、減少貿易障礙,促進相關產品的跨境貿易。榴蓮進口克服重重困難發展成熱門大生意的例子也啟發其他外貿業者,當下無法做或者做不好的一門外貿生意,并非永遠沒有機會,隨著主客觀環境、條件、時機的發展變化,未來還有很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