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10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拓展,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投資規模穩步擴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水平持續提升。“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歷史進程表明,以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為重要標志的國際物流通道體系,是中國為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是推動實現開放包容、合作共贏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也是以物流方式創新改變國際貿易格局的重要力量。
“一帶一路”共建十年,促動國際物流方式創新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催生“暢通、高效、便捷”的陸上國際物流大通道。對于國際貿易來說,運輸方式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僅會影響貨物的安全、流通速度和成本,還會影響到整個貿易過程的順暢程度。大航海時代曾經創造了人類文明和國際交往的新紀元,海運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運輸方式。隨著中國積極主動加入全球化并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國際貿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沿線國家加強國際物流通道合作提供了歷史契機,在中國國際物流方案的引領下,沿線各國鐵路部門持續加強溝通與聯合,通過提升運輸能力和服務品質,相繼形成了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及中老鐵路、中俄鐵路等陸上國際物流大通道,在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深刻變化的形勢下,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歐班列率先探索國際貿易運輸方式創新變革。從“渝新歐”班列的“單點突破”,到眾多地方國際物流線路的“連點成線”,再到中歐班列的“織線成網”,截至2022年底,中歐班列已開通運行82條線路,聯通歐洲24個國家200多個城市,累計開行突破6.5萬列、運輸貨物超600萬標箱、貨值3000億美元。僅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又累計開行8641列,發送貨物93.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6%、30%。
“一帶一路”倡議激活西部陸海新通道,持續推動國際貿易多式聯運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主要有鐵海聯運班列、跨境公路班車和國際鐵路聯運班列三種物流組織模式,在提升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擴大中國對外開放的同時,也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產業鏈供應鏈的結構和國際貿易格局。自2017年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從“一條線”到“一張網”,“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體系加快完善。2022年,13個共建省區市與東盟貿易額突破1300億美元,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品類不斷豐富,由通道運行之初50余種發展到如今900余種。
推進“一帶一路”共建,需要高水平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高質量推進國際貿易物流方式變革。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面對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深刻調整變化、國內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央深改委第二次會議專題部署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舉措,強調要圍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創新等對外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迫切需要打造更加通暢便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通過促進國際多式聯運快速發展、壯大現代化物流樞紐、優化國際貿易運輸體系,進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更加深入人心。
進一步筑牢“一帶一路”之基需要高效能發揮國際貿易物流體系的外向引領作用。加快形成內暢外聯、安全高效的國際貿易物流網絡,是我國積極應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調整、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持續走深走實的重大舉措。一方面,要加強國內頂層設計與推動國際合作相結合,統籌推進開放型物流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協調國際物流節點、國內沿海港口與中西部物流樞紐布局和運力安排,提升國際貨物運輸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物流網絡內外聯通的組織化水平,積極培育現代物流組織和運營的市場主體,統籌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要基礎設施和國際貿易通道沿線節點設施開展對外貿易能力建設布局,提高跨區域和跨境的外向協同運作能力。
深化“一帶一路”倡議需要高標準推進國際貿易物流方式創新發展。隨著國際貿易運輸方式、物流網絡和通道體系的結構性變化,“一帶一路”建設的空間范圍正在逐步擴大,需要加快推進與此相應的國際物流制度性變革。一要探索推進多式聯運標準規則之間的有機銜接。重點推動基于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一單制”的相關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國內多式聯運“一單制”規則與國際市場應用認證的銜接,推進公鐵、鐵海聯運服務規則和標準體系更加健全。二要加快整合通暢安全高效的國際貿易物流信息平臺。以集聚國際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務為核心,建立多式聯運全鏈條動態監測機制,實現貨物運輸可查詢、可跟蹤、可追溯,加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推動國際化、跨區域、跨部門、跨企業的交易數據、監管數據、物流數據間的無障礙交換。三要建立健全物流網絡節點有序對接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快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領域“龍頭法”和相應配套法規的修訂,強化關聯性法規之間的銜接配套,推動物流網絡與產業、貿易、數字、金融等深度融合,為開展更高水平的國際貿易和對外開放提供法律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