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05
越南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戰略(到2030年,遠期展望至2035年)已明確出口繼續是該產業發展和增長的主要和重要動力。
此外,據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該產業發展需與保護生態環境和履行社會責任相結合,確保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各項國際承諾。
紡織服裝業是大消費產業,是勞動密集程度高、土地和自然資源利用率較高的產業。擴大紡織品服裝生產和銷售是對環境造成消極影響的原因之一。因此,朝著可持續發展、節約自然資源、環境友好方向推動該產業可持續發展是迫切需求。
循環經濟發展研究院(ICED)專家張氏愛兒博士表示,盡管越南是世界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但越南紡織服裝產業是弱勢產業。因越南以加工為主,沒有掌握供應源,產品銷售也沒有掌握。該產業本土化率僅達30-35%,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工貿部工商信息中心副主任丁氏寶玲表示,若早日把握綠化趨勢,越南企業有機會實現轉換,提高競爭力和保持在主要出口市場的市場份額。
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TAS)最近提出的預測,生產、出口情況將逐漸改善,但困難將延續至2023年底。因為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多家企業沒有足夠訂單。除了訂單短缺外各家企業還面臨單價暴跌,甚至比正常下降50%以上的困境。
因此,為了力爭實現2023年出口額達390億至400億美元的目標,實現越南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戰略(到2030年,遠期至2035年),需同步采取多項措施,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建議各家企業應注重3個核心問題:
其一、尋找留住勞動者,尤其是中堅力量的措施。開設綠色轉型、數字化轉型人力資源培訓班。
其二、留住顧客,接受不是優勢、沒有利潤的訂單,促使為勞動者創造就業和顧客不找別的供應商。建設可信賴和長期的伙伴關系。開發新市場、關注國內市場。
其三、最大限度減少企業不真正必要的費用。
從企業管理角度來看,各位專家建議,各家企業應明確轉換目標和路線圖是長期計劃,同時需確保不斷動蕩的國際市場背景下的靈活性。
總體上看,轉換過程中需把數字化與綠化相結合,避免分散和局部。轉換路線都需具體化需實施的主要行動并提出各目標和承諾。各項指數將用于評價和監督效率,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各家企業應推進國內原料供應源的主動性,實現原料供應源多樣性,通過設計、發展和使用原材料、可再生原材料充分利用和優化生產原料;推動更綠色生產,生產環境友好型產品,按照價值鏈推進行內企業與有關各方之間可持續連接網絡;建設和應用信息數據庫,推動開展循環經濟模式,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