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22
根據全球風力分布圖,風速大于10米/秒的狂風覆蓋了全球60%以上的區域;近160年來,全球50%以上的區域都遭遇過33米/秒以上的颶風
據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2018年10月,澳大利亞昆士蘭曾發生一場風暴, 導致當地55MW項目的光伏組件被嚴重扭曲至DNA螺旋狀
2021年6月,山東聊城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加冰雹襲擊,幾百戶村民的光伏電站受損嚴重,完全損毀的戶用電站有5家左右,直接損失在50萬元以上
2021年3月,內蒙古出現大風和強沙塵天氣,平均風力8~9級,造成多個光伏電站受災,組件破碎,支架斷裂,有光伏電站直接經濟損失達上千萬元
光伏電站建造在荒野、沙漠、高樓,需要常年直面不同的自然災害。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各種颶風、臺風、龍卷風,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根據全球風力分布圖,風速大于10米/秒的狂風覆蓋了全球60%以上的區域;近160年來,全球50%以上的區域都遭遇過33米/秒以上的颶風。
放眼全球,受到大風“摧殘”的光伏電站比比皆是:
2018年10月,澳大利亞昆士蘭曾發生一場風暴, 導致當地55MW項目的光伏組件被嚴重扭曲至DNA螺旋狀。
2021年6月,山東聊城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加冰雹襲擊,幾百戶村民的光伏電站受損嚴重,完全損毀的戶用電站有5家左右,直接損失在50萬元以上!
尤其是身處沙漠、荒漠、戈壁這類地形的大型光伏電站,需要直面更惡劣、更密集的風力侵襲。“沙戈荒”地區由于地形開闊且植被覆蓋率低,空氣流動不受阻擋,風速普遍能達到5-10米/秒;在大風沙暴的情況下,風速甚至會突破20米/秒或更高!
2021年3月,內蒙古出現大風和強沙塵天氣,平均風力8~9級,造成多個光伏電站受災,組件破碎,支架斷裂,有光伏電站直接經濟損失達上千萬元。
即便現代科技再發達,人類也無法操控風,提高組件面對惡劣天氣的適應能力就尤為重要,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而 在亟待提高控風能力的同時,對組件某項指標的“降低”也是行業長期孜孜努力的方向,即降低組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作為全球減排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光伏盡管在發電過程中碳排放很少,但其生產制造過程仍被碳排放所困擾。例如組件邊框生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金屬鋁,在組件邊框生產中,每瓦消耗的鋁邊框約為6克,按照未來10年年平均300GW裝機量來估計,鋁材的用量約在180萬噸。
根據全球鋁管理計劃ASI(AluminStewardshipInitiative)的統計,每噸鋁平均產生約15噸的二氧化碳當量,其中直接碳排放約占10%,電力消耗占71%。這也意味著,未來10年中光伏組件生產消耗的鋁材,平均每年的碳排放量將高達2700萬噸!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在全球減碳大背景下,在未來光伏爆發式增長的預期下,光伏產業低碳發展意義重大,降低組件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無疑是行業努力的重點方向之一。
作為目前資源最易得、性價比最高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光伏發電肩負著成為全球主力能源的重任。根據IRENA預測,2050 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將達到 14,000GW!而在這一龐大市場開啟的進程中,光伏發電提高抵風能力、降低自身碳排水平的重要性也將日益凸顯,華誠進出口數據觀察報道。
面對行業這兩大痛點問題,究竟怎樣才可以用最先進的光伏技術,打造最安全最節能最低碳的高效組件?
聚焦5月22日中來“超低碳超高效光伏行業技術峰會”,答案即將揭曉,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