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1
歐盟電動汽車行業代表表示,除非對脫歐貿易協議進行調整,否則歐盟每年向英國出口價值300億歐元的電動汽車將面臨風險。
英國《衛報》報道,世界上最大的三家汽車制造商已經呼吁英國政府就新規則展開談判。進出口數據顯示,根據協議中關于“原產地原則”的條款,在英國與歐盟之間運輸的電動汽車若想免于繳納10%的關稅,就必須保證至少45%的零部件采購自英國或歐盟。
進出口數據顯示,但代表了75%歐盟汽車業的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稱,這可能給歐盟該行業增加逾30億歐元的成本。
據進出口數據顯示,2022年,ACEA成員國向英國出口的電動汽車價值約為43億歐元,但隨著供應鏈的復蘇和逐步淘汰內燃機汽車,該市場將蓬勃發展。
“我們預計,到2026年,總銷售額將達到250億至300億歐元左右。”ACEA國際貿易主管喬納森·奧賴爾丹表示。他補充說,10%的關稅將增加高達30億歐元的成本,這些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或由行業吸收,或兩者兼有。
這將意味著,在很多人看來已經貴得離譜的歐盟進口電動汽車,明年的價格將會更高。
進出口數據顯示,上個月,負責沃克斯豪爾和吉普等14個品牌的跨國汽車巨頭斯泰蘭提斯警告,如果新的“原產地原則”于明年1月生效,它可能不得不關閉在英國的業務,從而裁剪數千個工作崗位。
ACEA表示,一個核心問題是,人們不了解電動汽車的成本有多少來自電池中化學物質的提煉和加工。目前,中國是鎳、錳和氧化鈷等電池“精煉”活性材料的全球供應商。“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高價值部件。對于乘用車來說,35%到45%的成本是電池。如果是重型卡車,這個比例在45%到50%之間。”奧賴爾丹說。
ACEA已經正式致信歐盟委員會,闡述了成本問題,并認為歐洲還需要三年時間來擴大電池供應和化學精煉的規模,這對整個過程至關重要。
目前,脫歐貿易協議僅要求電池在歐洲組裝,但從明年開始,包括陰極材料在內的零部件也必須產自歐洲(包括英國),ACEA表示這是不可能的,并期望“給我們一個未來三年的過渡機制”。
進出口數據顯示,本月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英國可以加入泛歐地中海協議,該協議允許“在一個國家制造但在另一個國家組裝零部件”被視為一個出口來源。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它可能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但不是未來三年的解決方案。”奧賴爾丹說,地中海協議并沒有繞過中國是精煉化學品主要供應商這一事實。
對此,歐盟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歐盟已“注意到”ACEA的估算。而一位外交官表示,歐盟委員會在這件事上“只有一個聲音”,其工作“固守己見”并“保護協議”。(轉自:歐洲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