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12
巨頭每一次大的收購或剝離,都有可能影響著行業格局。
在新冠疫情、能源危機、全球經濟衰退的持續打擊之下,世界化工第一巨頭巴斯夫營收、利潤連續下降,終于開始放大招了。
據德媒《商報》報道,在離任前7個月,仍擔任代理首席執行官的薄睦樂正在推進出售集團100億歐元資產的計劃,約合人民幣780億元。
巴斯夫擬出售的資產涉及4條業務線,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子公司Wintershall Dea、內燃汽車排放催化劑業務、食品添加劑業務及涂料部門的部分業務。
全球經濟衰退給巴斯夫造成巨大損失,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數據顯示,這家德國上市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五分之一,經營業績甚至下降了40%以上。10月31日,巴斯夫將公布今年第三季度的數據。
近期的裁員降薪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主流節奏,在開源拓展難上加難的減量時代,降本成為了眾多行業的不二優選。
而裁員、降薪、部門被裁撤、業務被取消等大招屢屢被放出,也讓大眾不禁驚呼,再也沒有“鐵飯碗”了!據報道,化工行業近20000人失業!
巴斯夫制定削減成本的計劃,于今年裁員2600人。
科思創宣布,將不再需要位于瑞士弗萊堡(Freiburg)的辦事處,該辦事處將于2024年年中關閉,近70名工人將全部失業。
德國特種化工巨頭贏創正計劃對其全球結構進行徹底重組。管理團隊將開發一個全新的集團管理模式,數千名員工或將受到這些計劃的影響。
陶氏化學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2000人,并關閉部分生產設施。
歐洲化學品巨頭英力士苯酚公司宣布,將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Doel生產基地削減30%的勞動力成本。
3M公司今年再次宣布裁員,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減約6000個職位;加上1月份宣布的裁減2500名制造業員工,相當于3M全球員工總數的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