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2
8月4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列搭載100個標準集裝箱的中歐班列從廣州國際港駛出。列車將經滿洲里口岸出境駛往歐洲,全程1萬多公里,運行時間約15天。此趟班列的發運標志著廣州國際港中歐班列站點正式啟用,廣州中歐班列(國際港)進入常態化運營。
廣州國際港(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位于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于2021年12月底試運營,是“十三五”規劃中鐵路貨物運輸的重點項目,也是廣東目前唯一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其中,中歐班列監管場所占地約550畝,首期建有12000平米的倉庫,設有國際箱區、冷藏箱區、掏裝箱區、空箱區、修理箱區等,功能完備,場站條件處于國內一流水平,目前年集裝箱處理能力達50萬標準箱,遠期能力可達90萬標準箱。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有國內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的廣州白云機場和華南地區重要的外貿樞紐港口南沙港,交通便利,商貿發達。中歐班列運輸成本較空運低、運輸時間較海運短、受天氣因素影響小,有效彌補了航空、航運物流之外的空白。
廣州國際港運營方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向廣州海關所屬廣州車站海關表達了申請監管場所的初步意愿,在完善基礎設備設施建設后,于7月13日正式提出申請。廣州海關高度重視,組織專人專崗跟進,指導企業按照相關標準開展建設,并對貨運場所提出優化完善建議。近期,廣州國際港中歐班列監管場所順利通過廣州車站海關審批驗收。
為助推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廣州車站海關持續優化通關環境,全面推廣便捷通關措施,發揮“智慧海關”監管優勢,提供“一站式”服務,不斷壓縮通關時間,順暢“海、公、鐵”等多式聯運渠道,自2016年8月監管首列廣州中歐班列以來,已累計監管開行中歐班列594列。
“廣州海關認真落實海關總署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相關措施和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條措施,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積極支持企業開展鐵路‘快速通關’業務,密切與一線鐵路口岸海關合作,提高境內段鐵路物流便利化水平。同時,堅持‘24小時預約通關’‘班列辦理專窗’等服務,便利企業辦理海關手續,加強指導企業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提升貨物周轉速度。”廣州車站海關監管科科長謝琬琳介紹,7月以來,中歐班列貨源企業持續增加,來自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沿線企業的高精尖電子產品占比也在進一步提高,中歐班列溢出效應逐漸凸顯。
廣州中歐班列(國際港)進入常態化運營后,與原來廣州中歐班列(大朗)進行區域聯動,將推動中歐班列華南片區貨物集散物流中心加速形成,充分發揮廣州“海港”和“空港”物流樞紐雙引擎優勢,聯動南沙自貿試驗區、廣州臨空經濟區、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范區等區域,著力搭建起以空鐵、鐵鐵、公鐵聯運為脈絡的多式聯運網絡布局,推動擴大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的業務規模,形成內外聯動、產銷銜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廣州車站海關累計監管中歐班列132列,已超去年全年開行數量,創造了自2016年8月8日廣州中歐班列首發以來業務量新高,助力班列形成“8出4進”共12條線路的常態化運營態勢,聯通西歐、東歐、西亞、中亞、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城市,為超過1500家外貿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國際物流通道。
廣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關將繼續把握機遇,支持廣州國際港、南沙港鐵路站開展中歐班列業務,指導企業充分利用中歐班列這一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開展多式聯運,提升班列集結水平,助推中歐班列擴量發展,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全力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