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5
我們以前只懂得種桑養蠶,沒有考慮過出口。今年年初,海關的同志建議我嘗試開拓國際市場,還手把手教我們準備資料,終于打通了出口渠道。”6月27日,都安瑤族自治縣宏盈蠶業合作社負責人韋如海高興地告訴記者。6月9日,該專業合作社生產的一批干燥蠶在經過海關工作人員的屬地查檢后,順利獲得了河池海關簽發的植物檢疫證書,作為植物培養基由青島口岸出口至韓國。
“中國絲綢新都”河池市桑蠶規模一直穩居全國設區市首位,2021年出產白廠絲5978噸,占廣西總產量超40%。“桑蠶繭絲綢是一個產業鏈,除了傳統的白廠絲,還有冷凍蠶蛹、蠶沙有機肥、干燥蠶、絲綢面料等一系列產品,我們是希望這些產品都能銷往海外,從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國際化。”河池海關關長許軍說。
受貿易形勢和國際物流等因素影響,自2020年以來河池傳統白廠絲出口訂單持續萎縮。為幫助企業紓困,河池海關駐廠蹲點,和企業一起想辦法,同時向科技借力,量身定制了出口生絲“注冊登記+遠程影像輔助檢疫”查檢新模式,提升出口通關效率。
據統計,今年1—5月,河池市共屬地查檢各類出口桑蠶繭絲綢產品287.3噸,產值4681.2萬元,同比分別增加140%、6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