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9-02
前7個月,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實現同比增長。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電子信息分會何義預計,今年集成電路國際貿易市場有望保持穩健增長。
海關數據顯示,1~7月,集成電路出口額同比增長13.5%至902.8億美元,為出口額最大的單一商品,出口量同比下降7.7%至1646.6億個;進口額同比增長5%至2446.6億美元,進口量同比下降11.8%至3246.7億個。
“全球半導體行業穩定增長、信息化帶動長期需求在高位擴大和電子信息產業國際化布局加速,是集成電路貿易額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何義分析道。
今年以來,集成電路與各主要市場間貿易均有增長。其中,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是集成電路重要的出口市場,韓國、馬來西亞、越南和日本是集成電路重要的進口來源地。
前7個月,集成電路對印度出口額同比增長66.3%至21.9億美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85%。“中國集成電路對印度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的原因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近年來印度政府加碼補貼額度,吸引了較多國際主營企業在本地投資入駐;另一方面,受益于印度開始數字化轉型升級計劃,其半導體需求持續擴大。”何義表示。
集成電路是中國自美國進口的重點商品之一,但受供應端影響,1~7月中國自美國進口集成電路金額同比下降28.8%至69.5億美元。何義認為,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芯片及EDA軟件等領域對美國的依存度仍然較高,此前中國企業被美方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采取的器件禁售普遍為中方信息技術的短板領域。
社會經濟的信息化和數字化使全球半導體市場中長期需求看好。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測,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16.3%,但短期內,受消費電子需求低迷、廠商庫存積壓放緩補貨和主要芯片價格松動等因素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增幅可能放緩。
未來,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將呈現怎樣的趨勢?對此,何義認為,2022年集成電路進出口將繼續穩健增長,出口額預計增長約10%,進口額增長約5%。“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產品重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中國在計算機通信等整機領域仍處于產能主導地位,對進口需求構成支撐。同時,國內半導體產業穩步發展,并在半導體設備、材料、制造工藝等薄弱環節逐步取得突破,產品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也在推動行業國際貿易穩增長。”何義表示。
